美國國務卿龐佩奧發布聲明表示將指派美國駐聯合國大使訪台,但是他宣布這件事的時機點非常有意思,居然是在他譴責香港聲明的最後一段,代表這是對於中國壓迫香港的回應。
但是根據媒體披露的消息,大使想要訪台其實在去年12月底外交部就已經知情,並且列為高度機密秘密籌劃中。所以綜合以上兩點來看,這次大使訪台應該是早就計畫好,但國務院一直在等待一個時機點宣布,剛好發生香港的事件,國務院就借力使力公開。
這種做法其實非常符合美國在台海問題上一貫的模式:強調現狀穩定,不當改變的一方。透過香港事件發布,就是要讓中國官方的反彈降到最低,因為是你們「有錯在先」,不是我突然挑釁要派大使訪台,你先抓了香港人製造問題,我才「被動」回應。
至於有民眾擔心,美國正在經歷政權交替的時期,此時安排政治任命的大使訪台,是否會與新政府態度一致?這點大家不需太過擔心,外交的行動具有延續性,並不是說這任政府作出了什麼舉動,下一任政府就翻臉不認人,尤其對美國來說更不會如此。
拜登在選前就不斷強調他要重建美國的威信,而重建威信的方法就是要維持對友邦的承諾。如果大使訪台達成了什麼協議,新政府卻毀棄的話,所有美國的友邦也都看在眼裡。今天可以翻臉不認跟台灣的協議,那麼明天是不是就會輪到我?所以無論怎麼說,大使能夠訪台,不管在什麼時機點,對台灣長遠來看都是好事一樁。